立防“品牌”殖民

来源:中国经济快讯周刊 2003-10-14 14:49

  我国是世界烟花大国,年产量占全球总量75%,在摩纳哥等历届国际焰火大赛中夺魁。但我国烟花无国外消费者所认识的品牌,出口贴的都是国外进口商的商标,产地标的也不是中国。这种“品牌殖民”造成进口商随意压价和垄断市场,80%以上的利润和贸易机会流失。一箱同样规格“啄木鸟”,目前价格由上世纪80年代198元降至86元。烟花平均利润及其在整个烟花产业总利润中所占比重,日本、德国等国家达100%、80%,而我国仅10%、8%。驰名天下的山东“菏泽牡丹”因被美国抢注,菏泽人拿着自家产品为美国人打工,须经美国允许且付上数十万昂贵通行费,才能迈出国门。品质一流的贵州茶叶因品牌殖民,2001年年产1.85万吨茶叶竟有2/3替身卖出,亩产值仅700至800元,远低于国外同类茶3000至6000元的亩产值。目前,我国有298个品牌被日本等国抢注,损失惨重。
  春来谁作韶华主,引领群芳是品牌。美国品牌价值协会主席拉里·莱特说:“拥有市场比拥有工厂更重要,而拥有市场的唯一途径是拥有占统治地位的品牌”。品牌不是传统意义上简单的标签,而是名牌产品、名牌商标、名牌企业构成的整体概念,具有鲜明特色、高品质、高知名度、高信誉度、高市场占有率和高附加值的内涵。如何防止“品牌殖民”,铸造自己的国际品牌呢?
安全质量兴品牌
  随着全球“绿色消费”热潮的悄然兴起,安全质量成为品牌的生命。湖南省2001年评定的名牌中,企业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的有77家,认证率达70.6%。而南京冠生园月饼陈馅翻炒,使赖以安身立命的品牌毁于一旦,年销售额由600亿元跌到160亿元。由此可见,安全质量高的产品,才是品牌最重要的载体和最具威力的“敲门砖”。浏阳是全球最大烟花基地、国家命名的“中国烟花之乡”,年产销量达23亿元,占全国出口总量的65%。浏阳把安全质量作为创国际品牌的重中之重来抓。一是发挥集团公司的安全质量优势。针对80%以上的安全质量事故出在散小乱差企业的情况,大力实施集团化战略。由6家骨干企业组建的金生花炮集团今年7月挂牌成立,年产值逾亿元;东方等10家烟花集团的组建进入“倒计时”。二是推行六级互联互保安全质量责任制。市与乡镇、乡镇与村、村与组、组与村民、部门与企业、乡镇与联村干部签订责任状,纳入年度考核,实行安全质量事故“一票否决”。首创安全质量述职制度,将“乌纱”、“饭碗”紧系安全质量,鞭策干部深入企业严防死守。三是依法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去年以来没收假冒伪劣烟花14296件、原材料2.2万公斤。在对全市291家出口烟花企业资信考核基础上,按国际标准重新确认251家出口资格,毅然砍掉出口企业40家。浏阳连续四年无重特大烟花安全质量事故,吸引世界27个烟花主产销国在浏阳举办首届国际烟花安全质量论坛,缔结《浏阳宣言》,确立浏阳为国际烟花协会(IFA)总部永久所在地,为打破品牌殖民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技创新强品牌
  “欲兴一国之品牌,先兴一国之科技。”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是品牌崛起之魂。我国烟花业要铸造自己的国际品牌,打破“殖民”局面,只有依靠科技创新开发不易被人“克隆”的新品,才能迫使国外进口商放弃自己品牌而换贴我们的品牌。近两年来,浏阳全面开展烟花科技创新。一是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企业按销售收入1%提取科技创新基金,使科技创新有稳定的资金来源;按“近期靠引进,中期靠培训,长期靠教育”原则,加快科技人才培养。创建了全球首家烟花学校,聘请日本东京大学教授等国际名流授课,烟花科研机构发展到48所,专业技术人才达2054人。二是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品3000多个。浏阳礼花颜色之艳达世界一流水平,可“开球”效果欠佳。引进日本技术与之“杂交”后,使其传统与现代相伴、古朴与华丽相依、既具民族特色,又富异域风韵,产品供不应求,结束了该项产品零出口的历史。三是依靠科技创新开发新品498个。无烟冷光环保烟花经与韩国等10多个国家激烈角逐一举中标,首家成功推上对温控、声控、光控和安全要求异常严格的北京人民大会堂国庆舞台,突破了世界烟花室内燃放禁区;全球最长2000米瀑布烟花再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情画意,创世界吉尼斯纪录;无毒原材料氯化石蜡替代了千百年来有毒、消耗资源多的材料,填补了国际空白。科技创新带来强大的品牌效应。
先进文化壮品牌
  随着品牌竞争由“数量时代”向“文化时代”的转移,任何品牌都源于一定的文化背景,只有不断注入先进文化内涵,大幅提高附加值,才能铸造为消费者认同的品牌,从而有效扭转品牌殖民的被动局面。文化可催生品牌亲和力、孕育企业凝聚力、提升产品形象、打造核心竞争力。有资料表明:文化对品牌的投入产出比达3:1。正如丹尼尔·贝尔所言:“最终为经济提供方向的并不是价格体系而是经济生存于其中的文化价值体系”。先进文化壮品牌,关键是抓好品牌文化会展,提高品牌知名度。1905年清政府才颁行《出洋赛会通行简章》20条,激励各省商家“精择物品”踊跃参赛。1910年南洋劝业会为中国首次全国博览会,我国5269件产品获奖。1915年民国政府为重塑品牌,派团携2000吨展品参加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耗资9万元建中国展馆,获大优奖章123个,金、银、铜牌奖582个。会展的巨大功能不限于单纯的经济交流,而是意义更为深远的品牌文化交流。在“无国不会,无年不会”的世界新潮流中,我们应积极稳妥办好文化会展,壮大民族品牌。浏阳1991年以来举办了五届国际烟花文化节,有效地提升了烟花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