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切勿不清不楚掏腰包——专家点评DVD事件得失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2003-09-16 21:09

  “在DVD事件上我们有失误,这个失误就在于我们的专利费缴得不明不白。中国的企业交了钱没买到教训,也没补上知识产权这堂课。”针对我国企业因国际知识产权纠纷而被迫缴纳“学费”上百亿元的现状,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张平坦陈了自己的观点。

  在第六届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举行的2003标准与专利北京国际论坛上,张平有感而发。据了解,到目前为止,我国企业因知识产权引发的诉案赔偿金额已有10多亿美元。其中,在最具影响力的DVD事件中,因专利侵权,致使我国的生产厂商每生产1台DVD就要付“6C联盟”4.5美元的专利许可费,目前已赔付30亿元人民币,今后还将陆续赔付200亿元人民币。

  “用了别人的专利技术一定要付费,不付费是不可以的。”张平对此表示,“但是付到哪儿,付多少?付得合理不合理?这是我们DVD企业应该考虑的。遗憾的是,我们很多DVD厂商不甚了解。”

  在经历了DVD事件风波后,张平展开了详实的调查与研究。她发现,在“6C联盟”拿来的一系列要价的单子里,我们的DVD企业根本就没弄清楚,这些专利到底是谁的?专利权人是谁?专利分布的地域?专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有多大?专利的保护范围有什么用?在这些技术领域里是否有我们的专利?是否存在交叉许可的问题?芯片商付了费,组装商是不是还要付费的问题?太多的疑问还没有展开去研究去分析,还没有真正做到“知己知彼”,国内的企业就懵懂地掏了“腰包”。张平表示:“企业做好专利策略分析迫在眉睫。”

  近日DVD专利侵权案波及到我国的PC品牌厂商,“6C联盟”继去年向DVD整机企业收取专利费后,再次兵临PC产业城下,张平把它视为DVD第二轮诉讼的开始。对此,张平不无担忧。在这位知识产权专家看来,遭受池鱼之灾的的PC产业将面临很大困惑,对某些企业来说,DVD“学费”交得不清不楚,PC产业会不会照方抓药?这个谈判怎么谈?“交了钱没买到教训,也没补上知识产权这一课。对于中国产业、中国的企业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大的遗憾。”而且张平进一步预测,与DVD专利收费性质类似的战火将在汽车产业点燃。

  为此,张平建议:国内企业切勿重蹈DVD的覆辙,要未雨绸缪。政府的管理部门和企业要尽快制定知识产权战略,拿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做好应对国际知识产权纠纷的准备。

作者:吴 辉 闫文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