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培训暨强农助力“百千万工程”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成功举办
来源:未知 2023-08-02 11:15
地理标志作为农产品的“金字招牌”,对壮大特色农产品产业、引领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日前,为推进广州市地理标志和名优农产品产业提质增效,在广州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下,广东商标协会主办,广州市穗港澳合作交流促进会、广东地标优选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南方农村报支持的“运用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培训活动暨强农助力“百千万工程”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成功举办。
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处副处长张亚东、广东商标协会会长黄启宁、南方农村报社副主编周晓凤等领导嘉宾,以及省内地标农产品领域专家学者、粤字号产品企业负责人和地理标志服务机构代表出席本次活动。广东商标协会会长黄启宁致辞中表示,当前不少地理标志生产企业的地标知识储备不足,对地标重视程度不高、使用率不高,存在重申请轻保护的情况,亟需切实推动从注重申请注册到注重运用保护,从追求数量向高质量转变。

(广东商标协会会长黄启宁致辞)
广东南方农村报经营有限公司及广东商标协会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采取联合共建、资源共享的运营思路,达成强农助力“百千万工程”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成立广东省地理标志综合服务中心。旨在面向广东省内各县市农业农村部门及行业协会、头部企业、现代农业产业园、特色农业集群等提供商标品牌强农一体化服务。

(广东商标协会与广东南方农村报经营有限公司签约仪式)
主题演讲环节中,协会邀请到了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周怀峰,广东商标协会地理标志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暨南大学副教授李静,华南师范大学教授、管理学博士周怀峰,华南农业大学金融系副教授、广东省知识产权研究会农业知识产权与品牌建设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赵汴等三位省内地标领域“大咖”学者为各粤字号产品企业负责人、地理标志服务机构代表现场授课,针对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培育申报和保护开发等话题进行讲解和分享。
如何培育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广东商标协会地理标志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暨南大学副教授李静重点讲解了如何培育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李静分享到,培育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尤其在当地行业协会的参与发力下将事半功倍,同时,地方要对农产品规定有明确的产地范围界限,并对农产品与当地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关联性有深刻的理解与思路。
李静强调,地方要重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申请过程,尤其在地理标志名称的选择,产品、生产地域范围、生产方法/制作工艺、产品与产地之间的关联性、质量监控方法、可追溯性/专用标志等方面的阐述演绎要具体到位。

(李静重点讲解了如何培育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开发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周怀峰向现场学员讲解了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开发。他认为,地理标志农产品有助于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专业化、规模化,实现三产融合,产业兴旺,推动宜居宜业乡村建设,充分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助力农民增产增收,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周怀峰表示,地理标志农产品的保护要从五个方面入手:一是保护地标产品生产的环境;二是制定标准促提升,发展规划、种养加技术规程、成品标准等地方标准、产品溯源等;三是建立健全地理标志联动保护工作机制;四是开展农业关键核心技术专利导航;五是加强地理标志业务指导培训。他认为,地方要从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规划、扶持实施地理标志的龙头企业、地理标志农产品科技创新、地理标志产品产业园区建设、建立企业品牌与地理标志集群品牌的连接桥梁、加大对地理标志集群品牌的监管与保护力度等方面入手,推动对地标农产品的开发,将地标农产品打造成区域农业品牌。

(周怀峰讲解了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开发的思路方法)
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化
华南农业大学金融系副教授、广东省知识产权研究会农业知识产权与品牌建设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赵汴分享了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化助力乡村振兴的思路和方法。赵汴认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农产品的品牌竞争已经从产品竞争转向产区竞争,因此,地方要推动地理标志农产品与区域公用品牌的融合,打造优质的品牌形象,加强农产品品牌经营建设,推动农产品市场的发展及扩大,改善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为农民创收。赵汴表示,当前地方在地标农产品品牌化建设中存在“重数量,轻运用”“重活动,轻运营”“重申报,轻保护”等问题。他从广东荔枝品牌打造入手,强调地方要聚焦主要特色农产业的地位,做好顶层设计,整体推动,各产区协同推进品牌建设;建立全产业链科技支撑,打造完整的农产品产业链;依托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开展线下线上多渠道;讲好农产品故事、传承地方文化。

(赵汴分享了地标农产品品牌化建设的思路)
未来,协会将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继续推动广州市地理标志加强品牌建设和努力提升广东省地理标志公众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地理标志对引领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作用,助力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合影留念)